close
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,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,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!
今天,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: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史上最大企業的未來挑戰!!!




-暢銷書排行榜
本週排行榜第一名:
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!


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,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,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!
點下面的圖片進去,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!








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史上最大企業的未來挑戰

















  • 《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史上最大企業的未來挑戰》






    巴菲特首次完整公開,一門3,000億美元的經營學








    全球30萬名員工,可用現金400億美元,




    市值超過3,000億美元,波克夏憑什麼?




    股神欽點作者第一手揭露,




    史上最大企業「波克夏」屹立不搖的9大關鍵秘密!








    亞馬遜讀者星級評等:4.7顆 ★








    在巴菲特帶領下,波克夏創造了驚人紀錄:




    ★如果波克夏是個國家,公司營收是GDP,它將名列全球前50大經濟體,與愛爾蘭、科威特及紐西蘭並列。




    ★500家以上事業體,跨足數百種產業,子公司雇用的員工超過30萬人。




    ★400億美元以上現金,超過全美百大企業以外所有企業加起來的資產。




    ★創造最多「億萬富翁」,股東、子公司創始人或主管等因而致富,巴菲特身價更超過700億美元。




    ★股票轉手率只有其他大型企業的1/5。








    波克夏股東資歷長達20年、編過《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》的勞倫斯.康寧漢,親自訪談巴菲特、數百位波克夏主管、董事、股東等關鍵人士,挖掘出真誠、信譽、開創精神、不干涉的哲學等9大核心價值,證明波克夏將會延續巴菲特的信念、永續繁榮,正呼應巴菲特說過的一句玩笑話:「如果我死了,大家所承受的痛苦將不會多過我本人。」








    本書特色








    1.巴菲特獨一無二的經營學,打造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大企業




   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個傳奇的投資家,卻不知道他也是頂尖的經營者。1965年買下波克夏這家紡織廠後,他不得不在1985年關閉工廠。然而,這個曾讓他後悔莫及的波克夏,在他的帶領下,居然成為聲名遠播的選股公司,投資優良的上市公司,例如美國運通、可口可樂、華盛頓郵報;同時持續購併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,跨足保險、金融、媒體、建設等領域,子公司遍布全美國。其獨特的購併方式(有時不到一分鐘就決定,也不浪費時間在討價還價),和明快的危機處理方式,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巴菲特。








    2.巴菲特欽點作者執筆,透視企業永續發展的9大關鍵




    作者曾編過《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》、波克夏股東資歷長達20年,這次訪談了巴菲特以及數百位波克夏主管、董事、股東等,深度呈現波克夏的發展脈絡和核心價值。例如波克夏文化偏好收購基本事業(農林漁礦、能源、化學等),不單純是巴菲特個人的喜好(雖然大家都說他有科技恐懼症),永續能力才是重點。例如蓋可(GEICO)汽車保險公司,把承保利潤上限定為4%,如果保費大幅超過支出與賠償金額,公司不會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,而會調降保費。這些共通的核心價值,在在證明了即使沒有巴菲特,波克夏未來仍會屹立不搖。








    3.精采有趣的企業故事,一窺波克夏的商業傳奇




    波克夏之所以強大,不只是「強強聯合」,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辛!例如內布拉斯加家具城創始人不願把權力完整交給下一代,最後由波克夏買下創始人的第二間事業,圓滿解決家族紛爭。又例如波克夏高層的不干涉原則,最極端的例子是魏斯可金融的執行長路易斯.文森提,在罹患阿茲海默症後,依舊管理公司多年──連巴菲特都不知道他的病情。








    國際媒體、名人推薦








    「由於波克夏一路穩定成長,幾乎無人注意到巴菲特個人的事業轉變。一開始,他是很早就嶄露頭角的『選股人』,接著這位投資者轉型成全球龍頭集團的執行長。康寧漢這本書巧妙記錄了這個轉變。」──湯姆.墨菲(Tom Murphy),波克夏董事與ABC前執行長








    「康寧漢是波克夏忠實支持者熟悉的作者與學者,巴菲特欽點他記錄與整理波克夏著名的年報。這次他帶著我們朝新方向前進,直接深入巴菲特買下的公司,這是一本見解深刻的重要著作。」──羅伯特.海格斯壯(Robert G. Hagstrom)




    《勝券在握》(The Warren Buffett Way)作者








    「巴菲特如何建立起如此龐大的事業?康寧漢為了解謎,深入探討波克夏子公司的文化,點出它們具備誠信、家族精神與自治的特質,讓人看到在城堡周圍挖出護城河,可以如何幫助企業在具有遠見的創始人離開後,依舊屹立不搖。」──亞當.格蘭特(Adam M. Grant),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《給予: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》作者








    「透過獨特的企業故事,以及波克夏和巴菲特共同具備的重要價值觀,如正直、自主、創業精神和長遠發展的眼光,精彩描繪了波克夏50家子公司,以及股神巴菲特的3000億美元企業帝國。」──《富比士》雜誌








    「深入發掘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以及巴菲特的管理理論。此外,本書突破既往,呈現出巴菲特身為傑出管理者的一面,而不只是傳奇的投資家。」──商業情報供應商,湯森路特斯(Thomson-Reuters)
















      陳文茜(「文茜的世界周報」主持人)

      湯明哲(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所教授)推薦

      王之杰(《商業周刊》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)導讀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      勞倫斯.康寧漢(Lawrence A. Cunningham)

      1997年起編纂並出版《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》(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: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),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擔任亨利聖喬治塔克三世研究教授。

      著有12本專書,包括與莫里斯.格林伯格(Maurice R. Greenberg)合寫的《AIG故事》(The AIG Story)、《葛拉漢的左腦?巴菲特的右手》(How to Think Like Benjamin Grahamand Invest Like Warren Buffett)。深入探討各式企業與法律主題,文章散見頂尖大學期刊,以及《巴爾的摩太陽報》、《金融時報》、《紐約郵報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。









    • 譯者介紹





      許恬寧








      台大外文系、師大翻譯所畢。文字工作者。譯有《告密者:Olympus前執行長捨命揭露20年假帳的故事》、《海盜共和國》、《抉擇:希拉蕊回憶錄》(合譯)等書。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史上最大企業的未來挑戰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


    • 推薦序




      導讀




      序言




      前言




      致謝




      序章──波克夏的傳奇








      Part 1




      CHAPTER 1




      緣起──波克夏,讓巴菲特上了重要的一課




      買下紡織廠,卻被迫永久關閉




      進軍保險業、報業,打造前所未有的集團




      低價買進時思糖果公司




      以高買低,購併魏斯可金融公司




      奠定早期基礎的第三椿購併──水牛城晚報




      巴菲特改變了所羅門的文化








      CHAPTER 2




      多角化經營──美國近一半的州,都有波克夏子公司總部




      波克夏未來的縮影──斯科特菲茨




      和巴菲特一拍即合──費區海默




      四大事業部門,涵蓋了保險、能源、運輸等




      代價最高的錯誤購併案──德克斯特




      波克夏購併公司時,大多會取得全部股權




      立足於美國,業務遍布全世界








      CHAPTER 3




      文化──九種文化特質,讓波克夏歷久不衰




      巴菲特認為,管理是為了提升股東利益




      正面的企業文化,也會帶來亮眼的財務表現








      Part 2




      CHAPTER 4




      精打細算與真誠──為客戶精打細算,說到就要做到




      最高的精打細算──蓋可保險




      把省下的錢回饋給客戶




      精算正確費率,再承擔風險──全國產物保險




      展現真誠,說到就做到──通用再保








      CHAPTER 5




      信譽──誠信不但是美德,也會帶來實質好處




      靠信譽安然度過金融危機──克萊頓房屋




      以創新手法服務客戶──喬丹家具




      企業文化也可能不堪一擊──班傑明摩爾油漆




      浴火重生的企業──佳斯邁威








      CHAPTER 6




      家族力量──重視員工和傳統,世代不斷延續的企業




      成功解決家族紛爭──內布拉斯加家具城




      典型的波克夏公司──威利家具




      重新得到永續經營的契機──星辰家具




      加入波克夏是美夢成真──赫爾茲伯格鑽石




      第四代接班人的重大抉擇──班寶利基珠寶








      CHAPTER 7




      開創精神──實驗、創新,小本事業也能變大企業




      以飛行專業闖出一片天──飛安公司




      首創飛機分時共享制──利捷航空




      兒童產品一炮而紅──家崙公司




      打造熱銷牛仔鞋──賈斯汀




      曾經獨霸市場的品牌──艾克美磚材




      以實驗精神製作冰淇淋──冰雪皇后








      CHAPTER 8




      不干涉原則──權力下放給子公司,主管授權給員工




      專業顧問團隊教你做菜──頂級大廚




      經銷商的自主勝過行政成本──斯科特菲茨




      索科爾事件,對波克夏的自治帶來重大考驗




      在波克夏,誠信沒有灰色地帶








      CHAPTER 9




      精明投資──購併時,不融資,也不用股票




      透過購併,創造無人能敵的成長率──麥克連




      大力進行補強型購併──MiTek




      購併帶來新技術和專利──路博潤




      波克夏最大的投資管道──波克夏海瑟威能源








      CHAPTER 10




      堅守基本產業──腳踏實地,做自己在行的事




      不賠錢,比賺錢重要




      扭轉鐵路產業的文化──BNSF鐵路公司




      每年股本報酬率超過二○%




      低成本、高品質的地毯批發商──蕭氏工業




      員工數最多的子公司──鮮果布衣








      CHAPTER 11




      永續──歷經不斷轉手考驗的企業,在波克夏找到永久家園




      打造以五十年為期的願景──布魯斯




      逆轉命運,不再當企業孤兒──森林河




      找到永遠的家,重返好時光──東方貿易




      美好的美國價值──CTB




      不亮眼卻優秀的公司──CORT家具租賃




      把事業交給精心挑選的新老闆──TTI








      CHAPTER 12




      波克夏的縮影──從馬蒙集團,一窺後巴菲特時代的波克夏




      即使創始人過世,依然屹立不搖




      兄弟合作無間,打造龐大私人企業




      運用八○/二○法則經營公司




      馬蒙集團也具備九項成功特質




      企業的賣家最愛這兩家公司








      CHAPTER 13




      波克夏的投資組合──擁有護城河的公司,才會成為投資對象




      投資美國運通、可口可樂等具有強大文化的公司




      管理者和股東的完美組合──華盛頓郵報




      巴菲特每年免費幫忙打廣告──可口可樂




      精打細算的超級零售商──沃爾瑪




      金融危機時獲利最大的投資──USG




      不是子公司,也不是投資組合──亨氏公司








      Part 3




      CHAPTER 14




      誰來接班?──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是否能長久經營?




      波克夏的精神和工作方法已經制度化




      誰,將接下巴菲特的棒子?




      龐大股東團體,擁有一定的投票權和影響力




      傳統派和行動派股東,可能展開拉鋸




      巴菲特的多重角色,未來可能分派給不同人








      CHAPTER 15




      波克夏的挑戰──控管龐大的子公司,有時會出現問題




      巴菲特的購併方式,其他人難以超越




      缺乏統一的通報制度和內控系統




      價值觀不同時,誰有最終的決定權?




      不開總部會議,也不規定營運方式








      CHAPTER 16




      B.E.R.K.S.H.I.R.E──波克夏給我們的重大啟示




      為什麼許多公司都想加入波克夏?




      商學院教的很多東西,波克夏都不用




      波克夏模式可以被複製嗎?




      身負重任的領導者,想在工作和生活間取得平衡




      參與慈善活動不遺餘力








      結語




      附錄──波克夏旗下的事業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【推薦序】








   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




    湯明哲(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,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所教授)








    偉大的公司不僅有偉大的CEO,還要有偉大的文化,才能孕育出偉大的產品。巴菲特一手打造的波克夏王國,在購併市場上叱吒風雲,造就了傑出的績效,也顛覆了企業管理的兩個原則。第一,管理上認為購併是不好的策略。市場是有效率的,市價充分反映了公司的價值。購併時可能犯的錯誤太多,煢煢大者為購併對象錯誤,購併價格太高,購併後整合失敗,因此購併公司發布購併消息時,股價大多會下跌。也因此,購併並不是好策略。但波克夏的成功,幾乎完全建立在購併式的成長(acquisitive growth),這在一般企業中極為少見。第二,高度多角化的策略績效不佳。美國企業在一九六○年代瘋狂多角化,建立所謂「複合企業」(Conglomerate),經過十年的經營,在八○年代又紛紛賣出不相關的企業,追求核心事業,複合企業便成為美國股票市場的票房毒藥。但波克夏卻是反面教材,高度多角化公司的績效,居然也能超越股票市場的兩倍。波克夏的管理,為何可以打破這兩個管理迷思?從《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》的分析,可以看出波克夏有其獨到的購併策略和管理哲學。








    在購併上,波克夏獨到之處很多,第一,追求長期利益,也就是能穩定帶來現金流的公司,例如保險公司,再利用現金流購併其他能創造現金流的公司,因此能夠源源不絕地透過購併成長。現在波克夏每年可以創造一百二十億美金的現金流。第二,波克夏採取「先併再擴」(buy and build)的購併策略,不僅買下子公司,還在進入的產業督促子公司積極進行購併,拓展版圖。第三,以前極少購併股票上市的公司,避免和市場競爭,但現在不但投資股票上市公司(有品牌、能帶來現金流量的公司),也會趁公司股價短期受到衝擊時,購買有長期持有價值的公司。例如二○○八年金融風暴時,出手投資高盛(Goldman Sachs),獲利不貲。最近的大型購併案,如亨氏(Heinz,番茄醬公司)和精密鑄件(Precision Castparts,飛機零件公司),均是上市公司。第四,購併理念相合的公司,並留下高階主管,避免購併後整合的困難。








    在管理高度多角化的公司方面,波克夏採取的是充分授權的制度,所以購併後力勸原來的高階經理人留下,並由波克夏提供足夠的銀彈以擴張。所以關鍵不在購併公司,還要購併公司的高階經理人,而且這些高階經理人必須要有波克夏的價值觀,這是公司控制系統中用文化來控制的最高典範。








    作者對於波克夏購併的公司都有極為詳細的描述,對於企業賣出的原因和被購併後的發展也有精彩的說明,最後還歸納出波克夏購併管理的準則。對於要以購併為成長方式的企業,這是一本值得研究的書;而巴菲特的管理哲學,更值得所有經營者深入了解。








    【導讀】








    重新定位巴菲特和他打造的超級企業




    王之杰(商業周刊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)








    長期以來,台灣讀者對於巴菲特,一直存在著不少誤解。








    ?股神」,是大部分的人對老先生的第一印象,其實,這種買低賣高、靠股票市場賺錢的?投資」生意,早在三十幾年前,就已經不是他領導的波克夏集團獲利的主力,現在純買賣股票的收入,更只占營業額不到一○%。更正確的說,投資從來不是波克夏的本業,巴菲特愛的是?經營」。








    其實買股票,只是他取得經營權的手段而已。








    之所以會誤解,也是因為波克夏這個事業體實在太難被定義了。








    首先是商業模式。在過去五十年中,波克夏能從小紡織廠壯大成營業額約六兆台幣、市值超過十一兆台幣(根據二○一五年八月二十日的收盤價)的大企業,所憑藉最重要的能力,其實只有一個,那就是:?買」對公司。這樣的行為,跟惡名昭彰的私募基金一模一樣,不同的是,波克夏買了公司,既不裁員、也不整併,更不會換經營團隊自己伸手經營。








    一般私募基金,在還沒購併前,就會安排好?出場策略」(exit strategy,簡單的說,就是?賣」公司),但?賣」這個詞,從來沒出現在波克夏的收購條件中,在波克夏眼中,最好的購併,就是買進不賣出,憑著卓越的經營能力,源源不斷產生現金,供給集團之後的需求。








    再來,就集團架構來看,波克夏與台灣的金控集團一樣,是個控股公司,但集團既沒有所謂的?總部」,也不進行垂直整合,更不強調集團的「綜效」(Synergy)。








    波克夏旗下有四家以上的家具公司、兩家頂級珠寶商,從來沒聽說,巴菲特曾經召集過他們,進行統一採購,也從來不曾要求任何一家旗下企業交出客戶名單,讓總部進行整合,完全違背教科書上購併求綜效的理論。一般認定的奧馬哈集團總部,其實規模只有三十人不到,更蝸居在當地建設公司的一棟大樓裡!








    就是因為波克夏這麼難被定位,依現有的商業模式及理論,也很難解釋巴菲特為何成功,因此在全球學術論文的資料庫中,有關波克夏的文獻少得可憐。這個缺口,往往得靠著記者或者是書籍作者的採訪補足,目前坊間比較有質量的波克夏著作,幾乎都靠第一手採訪才能獲得。








    然而,巴菲特已年逾八十,購併腳步不曾變慢,特別是近年來,波克夏胃口越來越大,金額最大的幾項購併案,都發生在金融海嘯之後,換句話說,目前書市上有關波克夏的資料,都已經陳舊,無法反應波克夏近年的發展及策略。








    所幸,這本《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》彌補了這項缺憾。








    作者康寧漢教授,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,藉著深入訪談,把他早就認識的波克夏集團,重新檢視了一遍,也許因為他學的是法律,全書以企業文化的角度出發,把波克夏集團轄下企業,整理出九種不同特質,再依子公司的特性,拆開來一一分析。








    最值得台灣家族式集團企業參考的部分,在書中第九十五頁,關於波克夏對於子公司的選擇及管理。作者說:?波克夏的實際情形比較像是一支優秀籃球隊的文化......求勝心強的球員一般速度較快,肌肉較強壯,身材也比較高大,然而不是每位球員一定得具有這三樣特質。有的球員身高不高,但速度快、肌肉強壯;有的球員速度慢,但身材高大,爆發力驚人,隊伍還是能贏」,這樣的球員構成了球隊文化的基礎,但還須經由巴菲特教練灌輸行為準則,不斷反覆練習之後,球隊文化才能定型。








    比較難得的是,全書在讚揚波克夏之餘,也點出了家族式企業經營上的兩難:如何在放手之餘,進行監管;如何在投注家族溫情時,也要求績效表現;當明日之星踩到道德紅線時,巴菲特如何痛心地?揮淚斬馬謖」(請看第八章「索科爾事件,對波克夏的自治帶來重大考驗」一節)。








    如果你對波克夏集團或巴菲特經營比較陌生,可以從第一部分波克夏渾沌的創始期開始逐頁看起;若是對巴菲特及波克夏架構已經有初步了解的資深讀者,不妨從後面往前看,尤其是第十二章介紹的「馬蒙集團」(Marmon Group),台灣讀者雖對其陌生,卻是非常可讀的章節。波克夏在二○○八年購併了這家有百年歷史、但行事低調的公司,因為馬蒙並未上市,一直蒙上一層神秘面紗,康寧漢教授的這本書,第一次讓世人深刻看見這間企業的樣貌,原來深藏不露的馬蒙集團執行長,也是接掌波克夏的熱門人選之一。








    沒有了巴菲特,波克夏能否光彩依舊?看完本書,聰明如你,應該會有自己的答案!


















    序章—波克夏的傳奇

    波克夏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,沒人料到這家公司會有今日的豐功偉業。不論是從公司治理或企業理念來看,波克夏的每個面向都擁有許多不尋常的特點。這間一九六五年起家的小公司,如今成為史上最大型的的全球企業。

    波克夏在傳奇領袖巴菲特的帶領下,於一九九○年代成為聲名遠播的選股公司,不斷買下優良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權,例如美國運通、可口可樂、華盛頓郵報、富國銀行。今日的波克夏是巨型集團,獨資擁有貿易、金融、製造等領域的重要企業,包括美國第二大汽車保險公司(蓋可)、北美最主要跨洲鐵路之一的「美國伯靈頓北方聖塔菲鐵路運輸公司」(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,以下簡稱BNSF鐵路公司)、全球最大的兩家再保公司(「通用再保集團」與「全國產物保險公司」)、全球能源供應商(原名「中美能源」(MidAmerican Energy)的「波克夏海瑟威能源」(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),此外,還擁有鑽石與移動房屋(mobile homes)等各行各業的標竿企業。

    如果波克夏是一個國家,公司營收是GDP,那麼這公司將名列全球前五十大經濟體,與愛爾蘭、科威特及紐西蘭並駕齊驅。如果波克夏是美國的一州,這家公司將排名第三十大州,等同愛荷華州、堪薩斯州、奧克拉荷馬州。波克夏的子公司雇用三十萬名以上員工—大約是匹茲堡的人口。美國企業中,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巨型企業大過波克夏,例如艾克森美孚(ExxonMobil)與沃爾瑪(波克夏亦擁有這兩家公司的少數股權)。波克夏光是手上握有的現金—近年來達四百億美元以上—就超過全美百大企業之外所有企業相加起來的資產。

    波克夏十次有八次替股東打敗大盤,而且差距通常達二位數。一直到二○一三年,波克夏的年平均收益率為一九.七%,那是跨產業上市公司股票指數「標準普爾五百」(Standard & Poors 500 index)的兩倍以上。波克夏的市值達三千億美元,直接與間接替員工、顧客、供應商及其他支持者帶來大量財富。

    由於波克夏的緣故,巴菲特成為身價數百億美元的鉅富,公司股東也坐擁數百萬或數十億美元。波克夏各個子公司因此造就數千位百萬富翁,而且不只是創始人或資深主管致富,許多普通市民也因為相關企業提供的商機,累積大量財富,例如班傑明摩爾油漆的經銷商、克萊頓房屋的銷售中心經理、冰雪皇后餐廳的連鎖店老闆、頂級大廚公司的廚房顧問, 以及斯科特菲茨公司(Scott Fetzer Companies)產品的直銷商,不論他們是賣科比吸塵器(Kirby)、世界百科全書(World Book),還是金廚刀具(Ginsu)。

    儘管波克夏立下各種豐功偉業,但是它的子公司如此多元、性質各異,表面上看來似乎沒有任何共通之處,很難理解它是如何成功的。波克夏除了擁有大量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權, 還獨資擁有五十家重要的直屬子公司,而那些直屬子公司又擁有兩百家子公司。波克夏的企業帝國涵蓋五百家以上事業體,跨足數百種產業。

    波克夏大部分的子公司為低科技公司,例如艾克美磚材公司(Acme Brick),其業務是製造與經銷磚塊。少數幾間子公司則為高科技公司,例如飛安公司以複雜的飛航模擬器訓練飛機駕駛員,MiTek 公司替建築業製造先進的工程儀器。部分波克夏子公司為福特汽車與百事可樂等跨國企業,提供複雜的金融服務,例如通用再保集團與全國產物保險公司。其他子公司,例如克萊頓房屋,則提供中產階級美國人簡易的貸款, 協助民眾購買住宅。波克夏旗下有數個大集團,像是涉足一百種以上事業的馬蒙集團,以及斯科特菲茨公司。然而波克夏旗下也有許多小型的家庭企業,例如製造警員制服以及波克夏運動服產品的費區海默兄弟公司(Fechheimer Brothers)。

    儘管波克夏的子公司五花八門,仔細研究後會發現波克夏買下它們的目的,有著明顯的共通點。波克夏評估是否買下一間公司時,最重要的篩選標準是:那間公司能否保護自己的獲利方式,也就是管理專家口中造成競爭者難以搶下市占率的「進入障礙」。麥可.波特教授(Michael Porter)曾以類似的「永續競爭優勢」(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)概念,探討企業價值的持久性,巴菲特則以歐洲中古世紀的意象來說明這件事:事業是一座「城堡」,進入的障礙是「護城河」,也就是城堡周圍注滿水、用以抵抗入侵者的壕溝。波克夏子公司共同的特徵是:它們全都擁有「護城河」。

    那麼,究竟什麼才是波克夏的「護城河」?答案是「波克夏獨特的公司文化」。波克夏過去五十年間,以全資方式收購各式各樣的子公司,多角化的程度令人費解,然而波克夏的子公司全都擁有一套獨特的核心價值,最後帶來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,那正是波克夏的「護城河」。









    編/譯者:許恬寧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18開17*23cm
    頁數:400
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:勞倫斯.康寧漢




    • 譯者:許恬寧








    • 出版社:商業周刊




    • 出版日:2015/9/3








    • ISBN:9789869187893




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



    少了巴菲特,波克夏行不行?史上最大企業的未來挑戰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